1⃣️从上一轮经验看,十X五前后的市场结构不会由会议决定。顶层设计表述大多务虚,可以让多个板块的研究员找到利好,当时的十四五会议稿也一样:一是十四五”规划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利好自主可控的半导体;二是促进内需消费是双循环的命脉,利好消费行业(当年热门的不是新消费,而是医药服务消费,化妆品、零食、电商等零售消费,还有免税店);三是自主自强,涉及传统安全&非传统安全,对应军工和能源资源(新能源、储能、传统能源)安全。
2⃣️如果按当时公认的最重要表述,应指向的是自主可控的半导体。但从20/7后半导体板块一直震荡,本身处于消化之前一年超额的状态。会议对半导体板块的作用就是一个周内的反弹,如果按会议最突出的指引去买半导体,没有持续性,基本是套人的。
3⃣️真正在十四五会议后走出持续性的有稀土、能源金属、煤炭、汽车等板块,这些看似和“能源安全”的催化相关,实际上不然。汽车是因为新能车销量数据当时连续加速,板块股价20年10月之前本身就走得很好,是景气度投资。稀土、锂矿、煤炭看图的话20年10月之前确实走得一般,是20年10月底开启大行情的,但事后看,都会认为这些周期板块的上涨和十四五规划关系不大:
稀土、锂矿股当时上涨一是因为价格出现上涨趋势;二是国务院办公厅11月2日发布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,鼓励企业提高锂、镍、钴、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,当时澳洲锂精矿的供应扰动给国内锂盐行业敲响警钟,这也导致投资者认为锂价受到需求拉动和成本支撑,预计价格上涨将加速。
煤炭股上涨表观原因是2020年Q4“冷空气来袭,预计日耗将快速上升,近期矿难影响下国内产量释放有限,北港库存同比显著偏低,供需及库存各方面来看,动力煤价易涨难跌”。“低估值+涨价”是典型的周期股上涨理由,更深层原因是信用周期上行,例如焦煤盈利增加主要来自下游需求强势,钢铁企业进入旺季后产量和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(煤炭行业供给侧优化过,在当时是一个持续的背景条件,决定的是后续行情的空间,需求端信号是催化点)。
4⃣️换句话说,这些在十四五会议后开启上涨的周期股,与其说是因为会议涨,不如说是当时本身就具备切换的基本面条件,只是之前没有人想太提早去埋伏周期股拿先手。
例如新能车销量放量,早晚传导至上游;信用周期上行,早晚传导至能源股;道理都知道,但一般都等待高频数据验证和时间节点催化。这个时间节点催化可以是某个突发政策,例如21年能耗双控,也可以是某些让大家一致切换往未来看的节点,这样就可以选明年有空间、估值还可以的品种了,十X五规划更多起到这个作用。